第18章 我看见鱼了,好多啊!(1 / 1)

第二天上午,吃过早饭,常顺找了两个曾经用过的“地笼”,然后放了一些鸡内脏在两个笼子里。

这些鸡内脏,是他让母亲杀鸡时顺便留下来的。

这种料,是下网子抓鱼最好的料。

“爸爸!这样真的能抓到鱼吗?”

在他放料时,常书怡有些好奇,问了一句。

常顺已经很久没有用这种方式抓鱼了。

特别是去了京城生活后,回老家的次数变得很少,以前基本上只在清明、过年的时间会回老家。

“当然能!晚点我收网时你就知道了!”

本来他想说你用手机搜一下地笼网子捕鱼的视频看看就会明白。

但想着小孩子还是少用手机看视频好,他就又熄灭了这个说法。

“嗯!那你收网的时候一定要告诉我,我要跟着看!”

常书怡又说道。

对于一直在城里生活的小孩来说,到了乡下,对乡村的生活,处处充满了好奇。

“好!要到中午才会收网,还有几个小时呢,到时候我跟你说。”

看着她,常顺笑着说。

说完,他就拿起了其中的一个网子,开始在堰塘里面寻找适合下网的位置。

相对于十几年前,堰塘的变化一样很大。

这种变化,不是说大小的变化,其实大小并没有变,只是堰塘长时间没人管理,里面长了很多的杂草。

找了一会儿,他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下网的位置。

对于下这种地笼,其实很简单,一头绑着一块石头,另一头绑一根木棍。

把有石头的那头扔进水里,调试好网子在水中散开的情况,把有木棍的那头插到岸边的泥土里面就可以了。

当然,也要有技巧,有木棍的那头,网子必须有一部分露在外面,不然里面的鱼虾类会被闷死。

下好第一个地笼,他又找了合适的位置,把第二个网子也下到了水里。

不是常顺不想多下网,主要是“饵料”——鸡内脏不够。

等忙完,他就带上常书怡回到了家里。

因为“口罩情况”的原因,他们这次虽然回到了老家,但并不打算去其他人的家里串门,也不打算到处跑。

找了家中以前放着的一套渔具,又配置了一些钓鱼用的饵料,他跟常书怡就又向着堰塘方向走去。

宋芫没事,也跟了过来。

天气比较好,没有大太阳,但是怕晒黑,她依然打着伞。

常顺倒是没那么多的顾虑,他自己只是戴了一顶草帽。

想当年,在那些渣土场寻宝,他经常风吹日晒,早已习惯。

何况钓鱼的人,有怕晒的吗?

现在开着房车到处跑,晒太阳的时候也多。

常顺以前钓鱼,宋芫偶尔也会跟着看,甚至还会跟着钓一会儿。

选好位置,他也没有用窝料打窝,而是直接开钓。

对于钓鱼,他有着丰富的经验。

不多久,鱼漂就动了。

因为告诉过常书怡,让她看别人钓鱼时,不要大声喧哗,所以她只是看着,也没有说话。

鱼漂晃动的很厉害,但他瞅准时机把鱼钩扯起来后,却是并没有钓到鱼。

一连几次都是这样。

“爸爸!下面的鱼很狡猾吗?”

见他几次没有把鱼钓起来,常书怡忍不住开口问他。

“是比较狡猾,像这样的鱼,通常都是小鱼、杂鱼、虾米之类,如果是大鱼,会很快把钩吞到嘴里,那样就很容易上钩。”

他笑着解释了一下。

不过没过多久,常顺还是把它钓了起来。

的确,像他想的那样,是个小杂鱼。

这条鱼嘴巴很大,俗称“大嘴鱼”,长度不到两公分。

“爸爸!我也想钓鱼!以前小时候,我只是在游乐场钓假鱼、用鱼网网鱼,现在长大了,我想钓真正的鱼!”

她用明亮的眼睛期待的看着他。

“行!那你回去跟你爷爷说一声,让他帮你找一个鱼竿,就用竹子制作的那种就可以。”

小孩子喜欢玩,她想钓就钓一会儿,反正也是打发时间。

“妈妈!老爸答应我可以钓鱼,你要不要也试试?我让爷爷帮我找两个鱼竿来!”

离开之前,她转身又对宋芫说道。

“你拿一个就好!我想钓的话,用你的杆子或者你爸的都可以!”

“那好吧!”

说完,她就蹦蹦跳跳的跑开了。

看着她走到哑巴薛宗凯的场地前,常顺才收回目光。

哑巴薛宗凯,无儿无女,现在是低保户。

国家政策好,把他家之前的土房子拆掉了,给他也盖上了新房子,月月领着工资,目前的生活,过得也算滋润。

没过多久,她就拿着一个大概4米左右长度的竹制鱼竿蹦蹦跳跳的又返了回来。

一开始她不会穿钩上饵料,不过常顺教了她几次,很快她就上手了。

两人就是在一个区域钓鱼。

跟以前不同,这次堰塘里面的杂鱼很多。

只要是他们把鱼钩投入水中,很快就会有鱼吃钩。
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