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9章 以太原为饵(1 / 1)

雁门关内城军帐中

完颜宗翰在帅案上,抚弄着面前的舆图

“现在,完颜宗望他们到哪了……”

高庆裔上前一步拱手道:“已经过了河东路界,军报上说,现在已经对河东路东界各据点形成钳制!”

“传信给完颜宗望,让他们务必牵制住东界各隘口的镇朔军,万不能让他们回防!”

“我们就趁镇朔军主力在外的当口,去拿下太原!”

“是!”

“可是……那完颜宗望……”

高庆裔欲言又止,他有心提醒,但却觉得自己要说的话,似乎自己说出口并不合适,完颜宗翰听懂了高庆裔口中的“可是”

“没什么可是,现在是陛下下旨,要他东路军配合我西路军兵进河东路,我量他也不敢公开抗旨!”

完颜宗翰脸上满是得意,与完颜宗望明里暗里争了多年,这一朝总算是让他找到了压他一头的机会,完颜宗翰岂能不悦

“领命!”

高庆裔一拱手,转身出了帅帐

……

太原城,帅府衙门正堂

贺烽看着面前的舆图仔细思索着

当下的局势用四面楚歌来形容,一点也不为过,

虽然一开始他也没有相信过与完颜宗翰之间的约定,但他没有想到,那金人的东路军没有去攻击战力更差的宋禁军,而是与西路军一道,奔着自己的河东路来了

虽然之前与西路军多次对敌并未吃亏,可若是以河东路一隅,对抗整个金国,贺烽心里还是没底,更何况据情报反馈,还要加上那西夏人和一支不知名的佣兵……

贺烽反复的在舆图上摩挲着,扭头看向于岳

“老于,你说,若你是金人,你会从哪儿开始主攻”

“既然金人现在重兵集结河东路,那便是要拿下河东路,从整体局势上拉平他东、西两路军的势力范围,稳扎稳打的向南挤压……”

“我猜,为了稳妥,此战的核心一役,必定是在太原!”

贺烽听着于岳的推断,赞赏的点点头,他十分的赞同于岳的猜想

既然此战的局势是冲着河东路来的,那作为首府的太原就一定是最关键的一环

“那我们……就用太原为饵,钓他们上钩!”

于岳被贺烽的话吓了一跳,就听说过断臂求生的,几时听过断头求生……

“将军三思……这太原……”

于岳的话没说完贺烽就能猜个大概,他摆摆手继续道:

“我们现在还不清楚金人的虚实,那西路军都是老熟人了,这东路军的情况并不了解……”

“传命!命令城中的新兵,集结五万人,番号北军!你亲自挂帅北上支援忻州!这一路上,一定要弄的大张旗鼓!要让天下人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……”

“再命城内老兵,集结两万兵力,东出太原,至落风口设伏!”

于岳常伴贺烽左右,只是简单的两句话,已经大致猜出了贺烽的用意:

“领命!”

于岳一拱手,下去准备了,贺烽再次将视线放回到舆图上

如果不是军情混沌,他看不清敌人的虚实,他本来可以利用自己脑海中的沙盘情报系统,有更多的选择,可现在的情形是敌暗我明,河东路的城都是明晃晃摆在明面上的,可敌人的主力会从哪面来,一时间却无从考证……

……

次日,太原城北城门

五万刚刚入列没多久的新兵,在城门处站的满满当当,北城门处几乎所有的街道都塞满了镇朔军的将士

贺烽站在城楼上端看这些将士稚嫩的脸颊,这生疏的队列模样,心中一股亏欠油然而生:

“老于,这支军你带队,一定要记住,在路上要严格约束队列纪律,切不可让人探去虚实!”

按照出兵方向判断,从北线进抵雁门关,准备南下的一定是那西路军的完颜宗翰,他既然当初愿意跟自己约定退兵,就说明对自己心有余悸,

这支奉命北上的北军只要声势浩大,按照完颜宗翰的习惯,他一定会避实击虚,这样一来,这支新军就是安全的,

贺烽心里清楚,自己这么做唯一可以达到的效果,就是转移金人的视线焦点,可若一旦被人发现这支北军都是没有什么战力的新军,在野战的环境下遇到金人,无异于送死,

贺烽再一次扫视着城墙下的将士,现在大敌当前,他并没有其他的选择

“将军放心!末将一定不负所望!”说着话,于岳朝贺烽恭恭敬敬的躬身一礼,下了城墙

随着鼓号声响起,城门吱呀呀的缓缓打开,街道上的将士开始浩浩荡荡的按序列出城……

贺烽正在城楼上看着出城的将士感慨,刘青掰着花生,在一旁悠悠的开口:

“甭看了……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……”

“能不能全须全尾的回来,都是他们的造化……”

显然,贺烽的安排并没有逃过刘青的眼睛,让一支几乎全员都是新兵的军阵出城去支援北线,显然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,要么送死,要么就是故弄玄虚

贺烽不是那种没人性的武将,自然不会拿人命当玩笑

贺烽听着一旁说风凉话的刘青,气就不打一处来:

“你他娘的就没一点儿……”

贺烽的话刚要骂出口,忽的想到,这军令是自己下的,自己又哪有资格骂刘青没人性……

被自己的话呛到的贺烽没好气的对刘青指指点点:

“你……你甭废话了,带你的人,从西城门,出城!……”

也不等刘青回应,贺烽朝一旁的传令兵吼道:

“传命城中老兵结阵!西城门出城,出发!”

随着贺烽军命颁下,西城门处的鼓号声悠悠响起,老兵队伍中一股肃杀气,几步密布弥漫了整个西侧城门处